孔子銅像的發(fā)展
孔子是我們都熟知的一位文化名人,從小在課本上就聽到過他的事跡,非常令人值得尊敬。孔子也被稱為文化先師,所以我們在學校才能看到孔子銅像。
孔子一生是在大不幸中度過的,他的坎坷遭遇讓人潸然淚下。然,孔子雕像仍達觀地直面現(xiàn)實,始終不忘初心,堅守教育事業(yè),為教育奉獻了畢生的心血,從而走上一條光輝的教育大道,成為古代最早最杰出的教育家,得以步入神壇,被后世稱之為"至圣先師",奉為"萬世師表",成為"世界十大文化名人"之首。
孔子對后世影響深遠,雖說他“述而不作”,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“天縱之圣”、“天之木鐸”、“千古圣人”,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。后世并尊稱他為“至圣”(圣人之中的圣人)、“萬世師表”,認為他曾修《詩》《書》,《禮》《樂》,序《周易》(稱《易經(jīng)》十翼,或稱易傳),著《春秋》。
美國詩人、哲學家愛默生認為“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”。英國歷史學家、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,拯救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