鑄銅孔子的道德思想
孔子,名,字仲尼,漢族,春秋時期的魯國陬邑人,先祖為宋國的貴族。鑄銅孔子是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、大政治家,儒家學派創(chuàng)始人??鬃蛹A夏上古文化之大成,在世時已被譽為“天縱之圣”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,被后世統(tǒng)治者尊為孔圣人、萬世師表,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。
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、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遠的影響。全國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,當代作家華軒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頌揚孔丘。孔子構(gòu)建了完整的“道德思想體系,在在個體層面主張“仁、禮”之德性與德行。
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(“一陰一陽之謂道,繼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”)為基礎(chǔ),以立人極(“三極之道”)為旨歸,以人道與天道、地道相會通,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?yōu)榉?法 論的完足思想體系。
孔子的仁說,體現(xiàn)了人道精神,孔子的禮說,則體現(xiàn)了禮制精神,即現(xiàn)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。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,對于任何社會,任何時代,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,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??鬃拥倪@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。
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“大同”,在大同的世界里,相互敬愛,愛天下所有的人。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(guān)懷,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,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,女人有滿意的歸宿。天下沒有欺詐,沒有盜賊,人人講信修睦,選賢舉能,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