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教育學生的三個良方之孔子銅像
仲弓問孔子關于仁的事情??鬃诱f,做人、為官有3項基本原則:1、出門辦事如同會見貴賓,態(tài)度要認真;役使百姓如同承辦重大的祭祀活動,要謹慎、嚴肅地對待。2、自己不愿意做的,不愿意接受的事情,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。3、在諸侯國里做官,不要為名利而爭,口有怨言,在卿大夫家里做事,要容人容事,也不要有怨言。
1、態(tài)度。
人不能改變過去,但可以改變現(xiàn)在;人不能改變別人,但可以改變自己;人不能改變環(huán)境,但可以改變態(tài)度;人不能樣樣順利,但可以事事盡心。態(tài)度是衡量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標準,一個人的能力來自于三個方面,知識、技能和態(tài)度。無論做什么事情,一個人的態(tài)度非常重要。激情投入地工作,與麻木呆滯地工作,完全不同。
2、換位
唐太宗則知道這個道理,他采納魏征的“十思”而天下大治,百姓安居樂業(yè),自然國泰民安,歷史上才有貞觀之治的美譽。這正是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的道理。為別人著想,別人也會為你著想,真誠才能換真心。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,世界一定會更加和平,安寧。生活得更加和諧,充滿快樂。
3、不怨,不爭,不怒。
如果你把時間都花在了抱怨上,那你能夠用來改變現(xiàn)狀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了,而這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你的抱怨再也不會停止了,你將會陷入一種抱怨的惡性循環(huán)之中無法自撥。
孔子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不能忽視的,通過吳為山的孔子銅像走出國門,孔子大學在國外也紛紛建立,這些都是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