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的故事,你可能感興趣--孔子雕塑
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,被人們推崇。我們隨處可以看到孔子雕塑,這些雕塑刻畫的孔子慈祥和藹。其實孔子并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慈祥,嚴肅。而是孔子一個位可愛的長者。下面介紹三則孔子的故事,相信你會重新認識孔子。
一、孔子讓孩子做自己的老師。
在春秋的時候,孔子經常會帶著自己器重的幾名弟子周游別國,來傳揚他的思想還有政治主張。有一天,孔子和弟子們打算去晉國,在路上行走的時候,遇到了一個小孩子在路上玩碎石子,擋住了這一行人的去路??鬃诱f:“小朋友你是不應該在路中間玩石子的,這樣會擋住車的去路。”小孩指了指自己的石子堆對孔子說:“老先生,您看到我搭的是什么了嗎?”孔子轉過頭去看了一眼,發(fā)現(xiàn)小孩子搭建的是一座城堡。孩子接著就說:“現(xiàn)在您看到我在搭建什么了,那到底是應該車讓路給城,還是城讓路給車呢?”孔子一下子被問的不知道怎樣回答了,他發(fā)現(xiàn)在這交流中,孩子一直保持著禮貌的問答,就問了小孩子名字,小孩子也如實告訴了孔子。在交流中,孔子知道了孩子才七歲,孔子轉頭就跟自己弟子講:“這孩子如此小就能夠懂得禮數(shù),也是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啊?!?/span>
二、客觀推動好事的發(fā)展。
在很久之前,孔子路過一個地方,正巧前面有一條河,沒成想他們還沒走過去呢,就有人掉進了河里面。孔子的徒弟會水,下去就把人給救了上來,而這件事也是轟動了整個村莊。落水的人家人聞訊趕來之后,為了表示自己對救命之恩的感謝,就把自己家的一只牛給了孔子的徒弟。后來這片村莊就開始流傳孔子教導無方的話,說是:救人一命還收人家的錢財。這事情不知道怎么樣又傳回了孔子的耳朵里面??鬃右娮约旱耐降苓€是有些傷心的,就對徒弟說他做的很對,因為這樣做不僅可以讓被救的人家心里好受,也可以推動更多的人愿意去救人,這是一件好事。這番言論沒過多久又傳回了那個村莊,曾經對此事進行過抨擊的人都不再議論了,孔子就這樣用客觀的做事方法推動了好事。
三、孔子解答子路的問題。
子路問過孔子一個問題:“是否得到一個優(yōu)秀的主張就應該直接實施呢?”孔子便回復:“有時候你認為的優(yōu)秀只是你認為,在你之上還有很多年長你的人,他們的見識是不凡的,可以大家一起商量后再決定,最好是不要立刻去實施的?!倍瑯拥膯栴}冉也曾問過孔子,孔子的回答是這樣的:“可以直接去實施?!边@件事的全過程都被公西華給看到了,公西華很困惑,就問了孔子原因??鬃诱f:“這是我在因材施教呢,冉這個人比較畏首畏尾,做事情不果斷,如果我的言論能讓他勇敢,何樂而不為?而子路這個人的性格還是比較草率的,他需要別人的深切指導,才可以更好的去完成任務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