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雕塑黑比非洲土著,這座雕像價值連城,有500年歷史
孔子是我國的大圣人,大成至尊先師,歷史書上有他的標準像,溫文儒雅,謙誠有禮??稍谖覈轿髦胁?,卻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廟,里面供著一位比非洲黑人還要黑的孔子雕塑。這絕不是后人惡搞,或者是工匠濫竽充數(shù),而是一尊貨真價實的孔子雕像,比山東孔廟如今立著的孔子雕像還要真。
原因很簡單,孔廟的雕像歷史上曾經(jīng)被損毀過,而這尊黑孔子銅像,已經(jīng)存世500余年,是現(xiàn)今保存最久的孔子雕像。這尊雕像的來歷,在廟內(nèi)保存的碑文中被詳細記載,與明朝中葉的一起大歷史事件有關(guān)。話說當年,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駕崩,沒有留下子嗣,只好由他的堂兄弟朱厚熜繼承皇位,這就是嘉靖皇帝。公元1530年張璁向皇帝建言:孔子宜稱先圣先師,不稱王。祀宇宜稱廟,不稱殿。祀宜用木主,其塑像宜廢。王命到來,百姓哪敢不從?然而地處山西的平遙金莊人民,不忍毀棄他們篤信且雕刻藝術(shù)精湛的孔圣人像,思來想去,終于想出一個辦法-------做了一個高大的木主,擋在圣人像前面,應(yīng)付檢查。幸而該村地處偏遠,并不在朝廷重點光顧的范圍內(nèi),因此而蒙混過關(guān)。
金莊文廟黑孔子銅雕塑躲過了多次自然災(zāi)害和社會動蕩,至今保存完好。而原塑于1730年的山東孔廟塑像,卻于上世紀60年代被搗毀,可悲可嘆。如今,黑孔子像已經(jīng)和金莊文廟一起,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每年六月,都有無數(shù)考生和家長,前往祭祀,據(jù)說頗為靈驗。遠道慕名而來的文化人,也都來一瞻黑孔子的真身,追憶歷史,感嘆世道變遷人心相背。